作為一個專業比較齊全,技術力量較為雄厚,設備較為完善的多學科、綜合性省級海洋與漁業應用研究機構,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積極開展公益性和科技服務工作,先後獲得國家海洋局頒發的“海域使用論證資質”、環保部頒發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證書”等資質,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成效顯著。
  用科技為漁業生態護航
  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而魚對於人們的生活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如果沒有魚,水體就難以自我凈化。”省水產研究所專家說,現在許多地方新修的溝渠總是很快變黑變臭,原因就是渠水中沒有魚,是水生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的結果。
  “對於魚,對於水生生物,人們的一些觀念還需要改變。”專家表示,過去人們強調魚的經濟屬性,以水養魚,追求產量;現在,應更多地關註魚的生態屬性,以魚養水,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潔凈的水源。
  漁業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加上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過度使漁業生態遭到破壞。因此,在我省閩江、九龍江和沿海水域開展鰱魚、鱅魚、黃鰭鯛、黑鯛、西施舌、泥東風螺等十幾種種類的增殖放流,有效改善水域生態群落結構和環境,水域中放流品種的漁業資源量明顯增加,帶動了苗種繁育、運輸、增養殖產業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漁區社會穩定,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為漁業應用研究機構,省水產研究所嚴格實施我省近海漁業資源動態監測與漁業生態環境監測,響應海
  域污染、內陸水域污染等漁損事故的調查工作,積極開展近海涉漁工程建設對海洋生物資源影響以及涉漁工程建設生態補償措施的落實和執行情況調查,並全力參與人工魚礁建設可行性研究,濱海和海上建設工程環境對漁業資源影響評價等公益性工作。
  用科技保舌尖上安全
  我省是漁業大省,人均擁有水產品居全國第二。水產品質量安全不僅關係到水產品市場競爭力和進出口貿易的重要保障,更關係著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農業部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廈門)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中心2005年首次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和農業部審查認可,是農業部授權、經國家計量認證的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公益性檢測機構。
  省水產研究目前所擁有農業部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廈門)、福建省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和福建省漁業環境監測站等三個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公益性檢測機構,堅持面向社會、面向漁業生產,立足漁業產品的質量安全,為國家及地方漁業生產管理和漁業產品質量安全監控提供技術支撐和公益服務。
  農業部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廈門)成立以來,除了承擔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例行監測、普查,貝類衛生監測及生產區域劃型,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檢測及監督,苗種、飼料質量監督抽查,還參與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重大活動期間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等。檢測區域涉及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四川、河北、河南、陝西、北京、天津、重慶等省市的水產養殖
  場、批發市場、超市和農貿市場,承檢樣品近二萬批次,為漁業產品的安全生產、消費、監督管理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用科技論證促海洋資源合理開發
  海域使用論證是海域使用審批的重要依據,這項工作確保了我們在開發利用中有效地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
  省水產研究所自開展海域論證工作以來,研究所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規定和技術規範,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形成了一支業務素質較高、專業結構較合理的論證專業隊伍,先後取得海域使用論證甲級資質、海洋功能區劃資質、海島使用金評估資質、測繪資質、海島使用論證資質和海島開發利用與規劃資質,提升我所海域論證方面的業務範圍和能力。
  自2005年以來,共編製海域使用論證報告170多項、海域動態監視檢測15項、圍填海竣工驗收測量7項、功能區劃修編2項。為合理配置海域資源,實現科學用海、科學管海的提供技術支撐,對於合理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廣大用海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此外,從2008年以來,共完成海洋環評報告書22項、環評報告表60項,內容涉及交通、水產、化工、機械、區域等。根據形勢發展需要,為了更好地推進地方海洋經濟的健康發展,積極編製地方海洋與漁業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5項,包括海洋生物科技園區規劃、現代漁業園區規劃、養殖水域規劃等。
  (原標題:強化公益性和科技服務助推海洋經濟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ghmunid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